口干舌燥,不仁,背恶寒,同太阳阳明、少阳阳明、正阳阳明无表证者,俱可下。厥阴吐涎沫干呕,吴茱萸汤,主涎沫也。
发热,汗出后恶寒而呕,但心下痞者,五苓散。 盖阳明少阳二经,不从标本从乎中也。
若浮、沉、中之不见,则委曲而求之,若隐若见,则阴阳伏匿之脉也,三部皆然。厥逆不止,乌苓汤;有寒者,羌活附子散。
腹胀满者,阴阳不和,桔梗半夏汤。非惟救人功大,亦且阴骘匪轻。
夫里虚不可下,内涸不可汗,既头有汗,不可再汗也。热入血室者,冲脉为血之海,即血室也。
三阳风湿,皆有此证,不可不辩。若结胸证,烦躁悉具者,必死矣。